登山路線介紹

玉山全區圖

3D登山路線導覽及相關資訊可參考 玉山國家公園3D整合式圖台 點我進入網站

玉山群峰線

路線介紹

玉山群峰包括有玉山主峰、前峰、東峰、西峰、南峰、北峰、北北峰、鹿山、東小南山、小南山、南玉山等11連峰,其排列是以玉山主峰為中心成雙十字狀交叉分布,除北北峰及小南山外,其餘皆為百岳名山,不僅是登山者所嚮往,且玉山主峰更是國內外熱門登山路線。

本步道自塔塔加登山口起全程約61.2公里,海拔均在3,000公尺以上,登山者需具備豐富之登山知識、技術及體力、耐力;尤其是玉山主峰高聳雲霄、玉山東峰岩峰陡峭及鹿山路程遙遠,更極富挑戰及冒險性。

玉山山塊號稱臺灣之屋脊,有如龍背在臥,山容壯麗,氣勢雄渾。本路線自玉山西稜末端的塔塔加鞍部向東蜿蜒而上,沿途可見到林相隨海拔高度而有不同的變化,依序可見到雲杉、鐵杉、冷杉、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等植物,更可見到許多高山草花植物,不畏高山環境的嚴苛,在路旁繽紛搖曳。另外西峰頂古老的山神廟、山下大片白木林及大峭壁、主峰風口的碎石坡、小南山的草坡及北鞍的杜鵑花海,均為本路線景觀之特色;同時每到冬季玉山群峰頂均覆蓋皚皚著白雪,美不勝收。

建議行程1-【玉山主峰線(單登玉山主峰)】

第1天 塔塔加登山口(玉山登山口-塔塔加鞍部)(0) →孟祿亭(0) →前峰登山口(0) →白木林(0) →大峭壁(0) →排雲山莊

第2天 排雲山莊(2.4k) →玉山主峰(0) →大峭壁(0) →白木林(0) →前峰登山口(0) →孟祿亭(0) →塔塔加登山口(玉山登山口-塔塔加鞍部)


建議行程2-【玉山主峰線(玉山主峰縱走八通關)】

第1天 塔塔加登山口(玉山登山口-塔塔加鞍部)(0) →孟祿亭(0) →前峰登山口(0) →白木林(0) →大峭壁(0) →排雲山莊

第2天 排雲山莊(2.4K) →玉山主峰(1.8K) →荖濃溪營地(4.2K) →八通關(11.6K) →樂樂山屋

第3天 樂樂山屋(5.5K) →東埔登山口


建議行程3-【玉山群峰線(以排雲山莊及圓峰山屋為基地做放射性攀登)】

第1天 塔塔加登山口(玉山登山口-塔塔加鞍部)(2.7K) →前峰登山口(0.8K) →玉山前峰(6.6K) →排雲山莊

第2天 排雲山莊(1.9K) →圓峰山屋(5K) →南玉山(5K) →圓峰山屋

第3天 圓峰山屋(1.4K) →玉山南峰(1.1K) →東小南山(4K) →鹿山(6.5) →圓峰山屋

第4天 圓峰山屋(1.2K) →南峰叉路口(1.7K) →玉山主峰(1.5K) →玉山東峰(3.5K) →玉山北峰(4.8K) →排雲山莊

第5天 排雲山莊(2.5K) →玉山西峰(11K) →塔塔加登山口(玉山登山口-塔塔加鞍部)

對外交通-東埔登山口

自行開車:沿台21線新中橫公路至信義鄉和社後,左轉接投60線往東埔溫泉方向,再接開高巷至東埔登山口。

大眾運輸:南投縣水里鄉搭乘員林客運(049-2770041),到東埔溫泉後,步行30分鐘至東埔登山口。


對外交通-塔塔加登山口

自行開車-嘉義出發:沿台18線新中橫公路至塔塔加遊憩區上東埔停車場後,再步行或在「排雲登山服務中心」進行入園查核後搭乘付費接駁車至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自行開車-南投出發:沿台21線新中橫公路至塔塔加遊憩區上東埔停車場後,再步行或在「排雲登山服務中心」進行入園查核後搭乘付費接駁車至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大眾運輸-嘉義出發:嘉義市搭乘嘉義縣公車至阿里山後,再雇車至塔塔加遊憩區,或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搭乘員林客運「6739日月潭─阿里山線」,於塔塔加遊憩區上東埔站下車,再「排雲登山服務中心」進行入園查核後搭乘付費接駁車或步行至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大眾運輸-南投出發:搭乘員林客運「6739日月潭─阿里山線」,於塔塔加遊憩區上東埔站下車,再「排雲登山服務中心」進行入園查核後搭乘付費接駁車或步行至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馬博拉斯橫斷線

路線介紹

本路線為1條難度高級的登山步道,在登山界亦有四大障礙之一的稱號,行經玉山國家公園園區最東北端,步道自南投縣東埔登山口入口到花蓮縣玉里林道玉林橋出口約96.3公里,可通達園區東、北側各山區,步道沿著中央山脈稜線而走,沿線自然資源豐富,除了因山高路陡,屏障性較大外,稜線上斷崖嶙峋,極富地形地質景觀與挑戰性;雖有步道系統,但步徑較差,必須有完整之登山裝備、充沛之體力、耐力,以及豐富登山知識,方可從此登山活動。

本路線沿著中央山脈稜線而走,途經中央山脈第1高峰秀姑巒山及第2高峰馬博拉斯山,且因中央山脈受地殼強力推擠,產生劇烈扭曲,形成多處險峻斷崖;馬博拉斯山至馬利亞文路山須經險惡的烏拉孟斷崖、馬利加南山附近更是危崖遍布,西有馬利亞文路斷崖、馬利加南東峰至馬布谷間有塔比拉斷崖等斷崖地質景觀。另馬布谷及太平谷,地勢廣大平坦,綠草如茵,兩側林木蒼翠,為臺灣高山中罕見的幽谷

建議行程

第1天 東埔登山口(5.8K) →樂樂山屋(8.8K) →觀高山屋

第2天 觀高山屋(3.4K) →八通關(2.8K) →八通關山登山口(1.2K) →巴奈伊克營地(2.5K) →中央金礦山屋(3.3K) →白洋金礦山屋

第3天 白洋金礦山屋(0.5K) →秀姑坪(2K) →秀姑巒山(2K) →秀馬鞍部(1.5K) →馬博山屋

第4天 馬博山屋(0.3K) →馬博拉斯山(5.4K) →駒盆山(5.7K) →馬博山屋

第5天 馬博山屋(3.5K) →馬利亞文路山(3.8K) →馬利加南山(2.7K) →馬利加南山屋

第6天 馬利加南山屋(0.2K) →馬利加南東峰(5.6K) →馬布谷山屋

第7天 馬布谷山屋(2.5K) →馬西山(4.7K) →喀西帕南山(1.5K) →太平谷(2K) →中平林道43K工寮

第8天 中平林道43K工寮(8K) →35K溪底營地(18K) →中平林道17K

對外交通-東埔登山口

自行開車:沿台21線新中橫公路至信義鄉和社後,左轉接投60線往東埔溫泉方向,再接開高巷至東埔登山口。

大眾運輸:南投縣水里鄉搭乘員林客運(049-2770041),到東埔溫泉後,步行30分鐘至東埔登山口。


對外交通-中平林道18K登山口

自行開車:花蓮縣玉里鎮出發,包車往卓溪鄉中平林道18K左右即抵達登山口。

八通關線

路線介紹

八通關越嶺線原為日治時代「八通關越道路」,為日人實行理蕃政策及連絡臺灣東、西部的交通於1921年闢建完成的步道。在玉山國家公園內是東西橫向步道,由南投縣東埔登山口橫越中央山脈至花蓮山風登山口全程共約96公里,以大水窟為中心,分為東、西兩段。

本路線是以山腰沿等高線為原則開闢,儘量避免路線坡度過陡,步道起伏不大,在大水窟以西之步道西段,因保持較為完整,尤其是東埔至八通關路段步況良好,登山遊客較多;而大水窟以東之步道東段,因路線較長且年久失修,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近來陸續修復吊橋及興建山屋,但沿線步道仍因多次颱風侵襲,尚有數處崩塌,亦是困難度極高的長程登山路線。

本路線沿線處處可見日人建路、修路的技術,如:以當地粘板岩石材砌成「人」字型牒面,或堆成路肩駁崁,沿途修築有駐在所、棧道、溝渠等,雖因年久荒廢,但尚有砌石之遺跡。攀登此步道可了解修路意義、技術、道路規模及觀賞沿線優美自然景觀,是一條兼具有學術研究、欣賞人文景物價值之登山路線。

建議行程1-【八通關越嶺線(東埔至山風)】

第1天 東埔登山口(5.8K) →樂樂山屋(8.8K) →觀高山屋

第2天 觀高山屋(3.4K) →八通關(2.8K) →八通關山登山口(1.5K) →八通關山(1.5K) →八通關山登山口(3.7K) →中央金礦山屋

第3天 中央金礦山屋(3.5K) →杜鵑營地(5.8K) →大水窟山屋

第4天 大水窟山屋(3.7K) →米亞桑駐在所(5.6K) →托馬斯駐在所

第5天 托馬斯駐在所(3.6K) →意西拉駐在所(9.1K) →大分山屋

第6天 大分山屋(4.6K) →多美麗(十三里駐在所)(5.9K) →抱崖山屋(抱崖駐在所)

第7天 抱崖山屋(抱崖駐在所)(14.3K) →瓦拉米山屋(蕨駐在所)

第8天 瓦拉米山屋(蕨駐在所)(4.2K) →黃麻(4.9K) →佳心(4.9K) →山風登山口(6K) →南安遊客中心

建議行程2-【八通關越嶺線(山風至東埔)】

第1天 南安遊客中心(6k) →山風登山口(4.9k) →佳心(4.9k) →黃麻(4.2k) →瓦拉米山屋(蕨駐在所)

第2天 瓦拉米山屋(蕨駐在所)(14.3k) →抱崖山屋(抱崖駐在所)

第3天 抱崖山屋(抱崖駐在所)(5.9K) →多美麗(十三里駐在所)(4.6k) →大分山屋

第4天 大分山屋(9.1K) →意西拉駐在所(3.6K) →托馬斯駐在所

第5天 托馬斯駐在所(5.6K) →米亞桑駐在所(3.7K) →大水窟山屋

第6天 大水窟山屋(5.8K) →杜鵑營地(3.5K) →中央金礦山屋

第7天 中央金礦山屋(3.7K) →八通關山登山口(1.5K) →八通關山(1.5K) →八通關山登山口(2.8K) →八通關(3.4K) →觀高山屋

第8天 觀高山屋(8.8K) →樂樂山屋(5.8K) →東埔登山口

對外交通-東埔登山口

自行開車:沿台21線新中橫公路至信義鄉和社後,左轉接投60線往東埔溫泉方向,再接開高巷至東埔登山口。

大眾運輸:南投縣水里鄉搭乘員林客運(049-2770041),到東埔溫泉後,步行30分鐘至東埔登山口。


對外交通-山風登山口

自行開車:自行開車或在玉里鎮計程車包車,沿台30線玉長公路往南安方向即可抵達山風登山口。

南二段線

路線介紹

南二段路程主要在中央山脈主脊上縱走,在玉山國家公園內呈雙S型由北向南綿延而下,為一條縱向步道,攀行本路線是以東埔登山口或南橫公路的向陽登山口為起點,採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方式縱走。而本區位於玉山國家公園中央軸心地帶,往北可於巴奈伊克營地接連八通關越嶺線西段到東埔登山口,往南可接續三叉山及向陽山到達向陽登山口;本路線步道全長約為89.3公里,自秀姑坪往南路段屬3千7百萬年沉積的畢祿山層,沿途造訪百岳名山達10座之多,全程大部份海拔在3,000公尺以上,地勢高徒,步道不但長且沿線斷崖、雜草密布、氣候變化大,極富挑戰性與冒險性。

本路線沿著中央山脈主脊稜線而走,視野展望良好,且時而上山峰時而下谷地,景觀變化萬千。秀姑坪一帶遍布白木林及高山杜鵑,春夏時節花苞齊放一片花海景觀;八通關一帶、大水窟山經南大水窟山到達芬尖山、塔芬池一帶及南雙頭山、三叉山一帶等處為有名的「高山草原」,植物組成為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玉山箭竹及二葉松林等;大水窟北側、達芬尖山右側為陡峻之斷崖;大水窟、塔芬池、嘉明湖等為高山湖泊,有如山中明珠;本路線南側山峰-向陽山、三叉山一帶向南望,可盡 覽關山大斷崖的「南一段」特殊地形景觀;向陽山崩崖險峻、三叉山廣闊草峰,在視覺體驗上,極富變化。

建議行程

第1天 東埔登山口(5.8K) →樂樂山屋(8.8K) →觀高山屋

第2天 觀高山屋(3.4K) →八通關(2.8K) →八通關山登山口(1.2K) →巴奈伊克營地(2.5K) →中央金礦山屋(3.3K) →白洋金礦山屋

第3天 白洋金礦山屋(0.5K) →秀姑坪(2.6K) →大水窟山(3.7K) →大水窟山屋

第4天 大水窟山屋(1.5K) →南大水窟山(7.1K) →達芬尖山(5.7K) →塔芬谷山屋

第5天 塔芬谷山屋(1.9K) →塔芬山(0.3K) →塔芬池(4.3K) →轆轆山(0.7K) →轆轆谷山屋

第6天 轆轆谷山屋(4.5K) →雲峰三叉口(2.5K) →雲峰(5.6K) →南雙頭山(3K) →拉庫音溪底山屋

第7天 拉庫音溪底山屋(6K) →嘉明湖(0.3K) →三叉山(4.6K) →向陽山(6.7K) →向陽登山口

對外交通-東埔登山口

自行開車:沿台21線新中橫公路至信義鄉和社後,左轉接投60線往東埔溫泉方向,再接開高巷至東埔登山口。

大眾運輸:南投縣水里鄉搭乘員林客運(049-2770041),到東埔溫泉後,步行30分鐘至東埔登山口。


對外交通-向陽登山口

自行開車:臺東端出發,自行開車或包車沿台20線南橫公路至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服務中心旁即抵達向陽登山口。

新康山線

路線介紹

本路線沿著玉山國家公園東南側範圍界線行走,沿線除有向陽山、三叉山及新康山等3座百岳名山(不含園區外「布拉克桑山」)外,另須經過新仙山及連理山2座山峰,景觀變化萬千,極具欣賞價值:向陽山的崩塌斷崖,三叉山的廣闊草原、嘉明湖的清淨剔透、新康山的山勢獨特等等,景觀各具特色,頗富盛名。 本路線的登山方式以南橫公路向陽登山口為起點,可做來回攀登,或是從新仙山下切接上八通關越嶺步道的沙敦,再沿經抱崖、瓦拉米從山風登山口下山。從向陽登山口到新康山約66.4公里,全程高度均在3,000公尺以上,地勢高,缺乏水源,是一條困難度極高的登山路線,登山者須有完備的登山裝備、充沛之體力耐力,以及豐富的登山知識,方得從事此項登山活動。

建議行程

第1天 向陽登山口(7.3K) →向陽山南口(0.5K) →向陽山(0.5K) →向陽山南口(1.2K) →嘉明湖避難山屋

第2天 嘉明湖避難山屋(3.9K) →三叉山(0.9K) →嘉明湖(1.2K) →南二段新康路口(3.3K) →布新叉路口(8.8K) →連理山前(桃源)營地

第3天 連理山前(桃源)營地(0.5K) →連理山(2K) →新仙山(4K) →新康山(6.5K) →連理山前(桃源)營地

第4天 連理山前(桃源)營地(17.3K) →嘉明湖避難山屋

第5天 嘉明湖避難山屋(8.5K) →向陽登山口

新康山橫斷

建議行程

第1天 向陽登山口(7.3K) →向陽山南口(0.5K) →向陽山(0.5K) →向陽山南口(1.2K) →嘉明湖避難山屋

第2天 嘉明湖避難山屋(3.9K) →三叉山(0.9K) →嘉明湖(1.2K) →南二段新康路口(3.3K) →布新叉路口(8.8K) →連理山前(桃源)營地

第3天 連理山前(桃源)營地(0.5K) →連理山(2K) →新仙山(4K) →新康山(4K) →新仙山前營地

第4天 新仙山前營地(5.7K) →抱崖山屋(抱崖駐在所)(14.2K) →瓦拉米山屋(蕨駐在所)

第5天 瓦拉米山屋(蕨駐在所)(13.6K) →山風登山口

對外交通

自行開車:臺東端出發,自行開車或包車沿台20線南橫公路至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服務中心旁即抵達向陽登山口。

南橫三山及關山線

路線介紹

庫哈諾辛山、關山須入園申請

塔關山、關山嶺山免入園申請

南橫三山為庫哈諾辛山、塔關山及關山嶺山之總稱,其與關山均為南橫公路附近海拔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百岳名山,尤其關山山形獨特呈金字塔狀,為玉山國家公園南側範圍之界山。此4座百岳的登山口均位於南橫公路沿線上(關山及庫哈諾辛山在進涇橋、塔關山在過檜谷約2.5公里處、關山嶺山在大關山隧道東邊出口旁)。

南橫三山及關山攀登方式自登山口往返即可,但步道多為陡上,部分路段須拉繩上攀,需多加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體能。庫哈諾辛山與關山可選擇住宿庫哈諾辛山屋1至2晚,多加恢復體力,降低登山意外風險。庫哈諾辛山步道長約3.5公里,塔關山步道約2.2公里,關山嶺山步道約1.5公里,關山步道約5.6公里。南橫公路恢復通行後,可減少攀登的時間與困難性。

建議行程1-塔關山

第1天 南橫公路塔關山登山口(2.2K) →塔關山(2.2K) →南橫公路塔關山登山口


建議行程2-關山嶺山

第1天 南橫公路(關山嶺山)登山口(1.5K) →關山嶺山(1.5K) →南橫公路(關山嶺山)登山口


建議行程3-庫哈諾辛山及關山線

第1天 南橫公路進涇橋登山口(1.7K) →庫哈諾辛山屋(1.8K) →庫哈諾辛山(1.8K) →庫哈諾辛山屋

第2天 庫哈諾辛山屋(3.9K) →關山(3.9K) →庫哈諾辛山屋(1.7K) →南橫公路進涇橋登山口

對外交通-進涇橋登山口(庫哈諾辛山、關山)

自行開車:高雄或臺東端出發,自行開車或包車沿台20線南橫公路至進涇橋旁即抵達登山口。

大眾運輸:南投縣水里鄉搭乘員林客運(049-2770041),到東埔溫泉後,步行30分鐘至東埔登山口。


對外交通-塔關山登山口

自行開車:高雄或臺東端出發,自行開車或包車沿台20線南橫公路經檜谷後約約2公里後即抵達塔關山登山口。


對外交通-關山嶺山登山口

自行開車:高雄或臺東端出發,自行開車或包車沿台20線南橫公路至大關山隧道東側口即抵達關山嶺山登山口。

玉山步道

奇萊主北峰

路線介紹

奇萊主北是岳界相當著名的一條熱門路線,它並非困難攀登的路線,只是缺乏登山基本知識及安全觀念的山難不斷發生後,再加上岩石顏色較深,所以被稱為「黑色奇萊」。

奇萊北峰是百岳十峻之一,山型如插天戟挺拔尖銳、陡峭奇特,代表山岳剛烈威猛一面。奇萊主峰山勢雄偉,一面是連綿柔美草原,另一面則是裸露黑色岩壁,氣勢壯觀。兩山之間草原連綿,如茵清柔,值得一遊。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奇萊登山口→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奇萊山屋

第二天 奇萊山屋→奇萊北峰→奇萊山屋→奇萊主峰→奇萊山屋

第三天 奇萊山屋→成功山屋→黑水塘山屋→奇萊登山口

對外交通

 可沿台14甲線公路到達合歡山,循松雪樓下方水泥路即可到達。從太魯閣走台8縣到了大禹嶺(112.5k),轉台14縣經小風口(36.5k),到了石門山(33.5k)再走一小段路就可到達。

奇萊東稜

路線介紹

奇萊東稜為奇萊山群東翼稜線,故以此為名。主要百岳有奇萊北峰、磐石山、太魯閣大山、立霧主山、帕托魯山,及和煦草坡、水鹿為此條路線特色。 擁有臺灣高山一怪的奇萊北峰,全山山勢峻峭聳拔,山容獨霸一方。

「奇萊東稜路標規劃及施作紀錄表」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奇萊登山口→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

第二天 成功山屋→奇萊北峰→月形池→驚歎號水池→磐石西峰下黑水塘營地

第三天 磐石西峰下黑水塘營地→磐石中峰營地→磐石山→鐵線斷崖前營地→白石營地

第四天 白石營地→三叉營地→太魯閣大山→三叉營地

第五天 三叉營地→平安池→大理石營地→立霧主山→2818乾水池營地

第六天 2818乾水池營地→三岔路營地→帕托魯山→三岔路營地→研海林道12K工寮

第七天 研海林道12K工寮→研海林道9K工寮→岳王亭

對外交通

奇萊東稜基本上有兩個登山口,一為合歡山奇萊山登山入口,另一為合流露營區旁邊之岳王亭登山入口。

 奇萊山登山口:由南投縣霧社或中橫公路大禹嶺,均可沿台14甲線公路到達合歡山;再循松雪樓下方水泥路即可到達奇萊山登山入口。

 岳王亭登山口:可沿台8線公路由太魯閣合流露營區旁岳王亭登山口進入。

南湖中央尖線(北一段)

路線介紹

南湖山區屬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所轄之生態保護區,入山前請先向本處遊憩服務課辦理申請進入生態保護區之許可。南湖山區位於中央山脈最北段,南與中央尖山連稜並峙;其中南湖大山位居五嶽(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北大武山)之北嶽,中央尖山亦為三尖(中央尖、大霸尖、達芬尖)之首。冬季時,南湖山區常為白雪覆蓋,積雪難行,冬季攀登南湖山區者應特別小心。

建議行程

第一天 思源埡口→6.8K登山口→木杆鞍部→雲稜山屋

第二天 雲稜山屋→審馬陣登山口→審馬陣山→審馬陣登山口→南湖北山岔口→南湖北山→南湖北山岔口→南湖北峰→南湖山屋

第三天 南湖山屋→南湖東峰→陶塞峰→馬比杉山→陶塞木屋舊址→南湖山屋

第四天 南湖山屋→南湖主南峰岔口→南湖大山→南湖主南峰岔口→南湖南峰岔口→南湖南峰→巴巴山→南湖南峰→南湖南峰岔口→中央尖溪木屋

第五天 中央尖溪木屋→中央尖山鞍部→中央尖山→中央尖山鞍部→中央尖溪木屋

第六天 中央尖溪木屋→舊香菇寮→南湖溪木屋

第七天 南湖溪木屋→木杆鞍部→6.8K登山口→思源埡口

對外交通

 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再轉進710林道。思源埡口即有登山入口之規劃設計,非常醒目;亦可從勝光(張良橋)進入,經果園接710林道4.6k苗圃處(該果園為私人用地請勿私自進入)。

南湖大山線

路線介紹

南湖山區屬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所轄之生態保護區,入山前請先向本處遊憩服務課辦理申請進入生態保護區之許可。南湖山區位於中央山脈最北段,南與中央尖山連稜並峙;其中南湖大山位居五嶽(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北大武山)之北嶽,中央尖山亦為三尖(中央尖、大霸尖、達芬尖)之首。冬季時,南湖山區常為白雪覆蓋,積雪難行,冬季攀登南湖山區者應特別小心。

建議行程

第一天 思源埡口→6.8K登山口→木杆鞍部→雲稜山屋

第二天 雲稜山屋→審馬陣登山口→審馬陣山→審馬陣登山口→南湖北山岔口→南湖北山→南湖北山岔口→南湖北峰→南湖山屋

第三天 南湖山屋→南湖東峰→陶塞峰→馬比杉山→陶塞木屋舊址→南湖山屋

第四天 南湖山屋→南湖主南峰岔口→南湖大山→南湖主南峰岔口→南湖山屋→南湖北峰→南湖北山岔口→審馬陣登山口→雲稜山屋

第五天 雲稜山屋→木杆鞍部→6.8K登山口→思源埡口

對外交通

 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再轉進710林道。思源埡口即有登山入口之規劃設計,非常醒目;亦可從勝光(張良橋)進入,經果園接710林道4.6k苗圃處(該果園為私人用地請勿私自進入)。

北二段

路線介紹

北二O形縱走取道730林道,先登閂山宿25k工寮,隔日登鈴鳴山趕路直登無明山下切無明水池,第三日過鬼門關斷崖於甘藷南峰輕裝往返甘藷峰後下耳無溪營地,最後一天上切回730林道下山。

建議行程

第一天 清泉橋→11.7K→17.5K登山口→23.2k登山口→閂山→23.2k登山口→25K工寮

第二天 25K工寮→27K登山口→鈴鳴山→鈴鳴東鞍營地

第三天 鈴鳴東鞍營地→無明西峰→無明山→無明水池營地

第四天 無明水池營地→鬼門關斷崖→甘薯南峰營地→甘薯峰→甘薯南峰營地→遠多志山→耳無溪營地

第五天 耳無溪營地→17.5K登山口→11.7K→清泉橋

對外交通

 台七甲線64.2K至環山橋左轉,經730林道2K處環山檢查哨進入。

畢祿縱走羊頭

路線介紹

畢祿羊頭縱走沿途都有很好的點可以讓愛好攝影的山友盡情地捕捉高山美景,不論是畢祿山基點、畢祿稜線營地、還是鋸山山頂、及羊頭山基點、展望都是一級棒的!北有北一、北二段;南則有奇萊東稜,等著你來拍(看)!!準備好裝備,練練腳力,蒼芎任你遊。

建議行程

第一天 820林道登山口→8.2K工寮→登山口營地→畢祿山主稜岔路口→畢祿山→畢祿山主稜岔路口→鋸齒連峰→鋸山東峰前營地

第二天 鋸山東峰前營地→羊頭山主稜岔路口→羊頭山→羊頭山主稜岔路口→羊頭山登山口

對外交通

 畢祿羊頭縱走可由太魯閣走台8線,到達慈恩的登山口上稜線,由羊頭經鋸齒群峰到畢祿山,另由合歡隧道口旁的820林道起程

畢祿山單攻

建議行程

第一天 820林道登山口→8.2K工寮→登山口營地

第二天 登山口營地→畢祿山主稜岔路口→畢祿山→畢祿山主稜岔路口→登山口營地→8.2K工寮→820林道登山口

對外交通

 新登山口位於台八線110K與台14甲線41.5K交會處附近大禹嶺公廁旁,於樓梯啟登處設有明顯指標,請山友依循指標高繞後,返回820林道0.3K處接回原登山步道前行。

羊頭山單攻

建議行程

第一天 羊頭山登山口→羊頭山主稜岔路口→羊頭山→羊頭山主稜岔路口→羊頭山登山口

對外交通

 入口位於台8線中橫公路133.1K處,慈恩隧道與明隧道間的谷側。從太魯閣走台8線到了慈恩 ,往北走即可到達羊頭山單攻線。

清水山

路線介紹

從步道口上到第二流籠頭約2.5K,陡升近700公尺至大禮部落,平緩行進至大同部落後沿砂卡礑林道至登山口,沿途崩塌路段皆架有繩索,登山口至清水山頂需上坡800餘公尺。若由大同下三間屋陡下400餘公尺,全程請注意膝蓋的保護。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太管處→得卡倫步道→大禮部落叉路→大同部落→最後水源營地

第二天 最後水源營地→清水山→最後水源營地

第三天 最後水源營地→大同部落→大禮部落叉路→得卡倫步道→太管處

對外交通

 中橫公路至太魯閣,或砂卡礑步道停車場。登山口有二處:一是立霧發電所旁,沿大型供水管而上,二是太管處左側流籠索道旁陡上。回程可原路下山或下砂卡礑溪,沿神秘谷步道至中橫公路。

錐麓古道

路線介紹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惟一的史蹟保存區-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1.2公里,高約600公尺,幾乎全由大理岩構成,是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由於地理環境及法令因素,古道修復工作極為艱辛險峻,許多路段已崩毀,安全因素該路線封閉多年。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存該區之珍貴遺址,進行過相關之研究多篇。近年來,管理處為配合生態旅遊之推展並兼顧史蹟之保存工作,繼93年底完成古道自燕子口-巴達崗-大斷崖-紀念碑(斷崖駐在所舊址)路段修復工作外,全程亦陸續修復,並依入山登山申請之方式,提供山友之進入申請, 目前開放半程共計3.1公里。於該路線環境特殊,須有登山申請承載量管制之措施,目前係比照登山申請之方式請山友依規需申請入山及入園許可, 平日96人,例假日增加至156人,若遇有颱風、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管理處得視情形封閉該路線,該時段已申請之許可證將自動失效,若需進入需重新申請。

【 近日錐麓古道2.8K有零星落石發生,行經該路段請快速通過勿逗留。】

建議行程

東進東出3.1K原路折返 錐麓吊橋→巴達岡駐在所→斷崖駐在所→巴達岡駐在所→錐麓吊橋

對外交通

 半程(開放0k至3.1k)採東進東出,即由燕子口步道東端之錐麓吊橋進出

 公車:可於花蓮火車站、新城(太魯閣)火車站、太魯閣遊客中心搭乘台灣好行(太魯閣線)客運公車,至燕子口站下車。班次時刻表請參閱官網http://www.taiwantrip.com.tw/

 自行開車:車輛請先停至溪畔安全帽發放處對面往布洛灣遊憩區方向的聯絡道路白線內,再步行至燕子口步道東端錐麓吊橋(約1公里)進入。


錐麓古道東端布洛灣遊憩區聯絡道停車空間

北一縱走北二

建議行程

第一天 思源埡口→6.8K登山口→木杆鞍部→南湖溪木屋

第二天 南湖溪木屋→舊香菇寮→中央尖溪木屋

第三天 中央尖溪木屋→中央尖山鞍部→中央尖山→中央山西峰鞍部營地

第四天 中央山西峰鞍部營地→中央尖山西峰→甘薯峰→甘薯南峰營地

第五天 甘薯南峰營地→遠多志山→耳無溪營地→17.5K登山口→11.7K→清泉橋

閂山鈴鳴山

建議行程

第一天 清泉橋→11.7K→17.5K登山口→23.2k登山口→閂山→23.2k登山口→25K工寮

第二天 25K工寮→27K登山口→鈴鳴山→27K登山口→25K工寮→23.2k登山口→17.5K登山口→11.7K→清泉橋

閂山單攻

建議行程

第一天 清泉橋→11.7K→17.5K登山口→23.2k登山口→閂山→23.2k登山口→17.5K登山口→11.7K→清泉橋

奇萊南峰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奇萊南峰登山口→奇萊南峰→奇萊南峰登山口

奇萊連峰

路線介紹

奇萊連峰係指中橫以南、能高越嶺以北的中央山脈段。此段稜脈分脈多且曲折迂迴,著名的奇萊東稜「奇萊-太魯閣山列就是頗負盛名的橫斷路線」。奇萊主峰、北峰是奇萊連峰中最雄偉壯觀的兩顆山頭,傳說中的黃金草原就是出現在這段稜線上。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奇萊登山口→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奇萊山屋

第二天 奇萊山屋→奇萊主峰→卡羅樓山→卡東木屋→奇萊裡山→奇萊南峰登山口

第三天 奇萊南峰登山口→奇萊南峰→奇萊南峰登山口

對外交通

 可沿台14甲線公路到達合歡山,循松雪樓下方水泥路即可到達。從太魯閣走台8縣到了大禹嶺(112.5k),轉台14縣經小風口(36.5k),到了石門山(33.5k)再走一小段路就可到達。

太魯閣步道

雪山西稜線

路線介紹

雪山西稜線也有人稱為雪山西南稜,這條既長又支稜分歧的稜脈從雪山主峰西主稜的翠池三叉山岔出後,先向北突出約2公里餘,再轉西南向延伸,其間三千公尺級高峰,依序有博可爾山基點峰(3,260公尺)、火石山(3,310公尺) 、大南山北峰(3,148公尺) 、大南山(3,239公尺) 、弓水山(3,374公尺) 、頭鷹山(3,510公尺) 、頭鷹山北峰(3,195公尺) 、奇峻山(3,519公尺) 、釜碗山西峰(3,417公尺) 、釜碗山(3,000公尺) 、大雪山北峰(3,437公尺) 、大雪山(3,530公尺) 、匹匹達山(3,425公尺) 、可汗山(3,075公尺) 、知馬漢山北峰(3,085公尺) 、志摩山(3,145公尺)與中雪山(3,173公尺)等18座,真可為峰峰相連,巨嶺逶邐。

建議行程

第一天 東勢→大雪山林道→49K.230林道起點→16K宿營

第二天 16K宿營→中雪山登山口→輕裝往返中雪山→28K廢棄工寮宿營

第三天 28K工寮→28.5K登山口→稜線→匹匹達山→東鞍營地

第四天 東鞍營地→大雪山→大雪山北峰→頭鷹山→弓水營地→大南山西安營地

第五天 大南山西安營地→大南山登山口水源→輕裝往返大南山→火石下營地→輕裝返回火石山→火石山下營地

第六天 火石山下營地→博可爾山登山口→輕裝返回博可爾山登山口→下翠池→翠池山屋

第七天 翠池→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七卡山莊→雪山登山口

對外交通

由西邊進入:

 公車:(無)

 自行開車:台中東勢→大雪山林道→大雪山森林遊樂區→230林道入口

由東邊進入:

 公車:在宜蘭乘坐國光客運(7:30及12:40共2班次)到武陵農場,再自行至雪山登山口

 自行開車:

北部:台北(國5)→宜蘭(台7甲)→南山(最後加油站)→武陵→雪山登山口

中南部:台中(國6)→埔里(台14甲)→大禹嶺(台8)→梨山(最後加油站,台7甲)→武陵→雪山登山口

雪東線

路線介紹

雪東線是雪山地疊以主峰為軸點,向東分出的稜線,這條短促的支脈在雪山東峰後,陡落於七家灣溪河谷,隨著武陵農場的開發,民國58年,當時的青年反共救國團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大甲林管處,即利用農場內道路,從誠莊對面,穿越田園,循溪谷再轉山坡,沿著這條短稜向上闢建一條經過雪山東峰, 登頂雪山主峰的一條捷徑,隨後並興建了七卡山莊與三六九山莊,便捷的登峰途徑與完善的住宿設施, 讓雪東線迅速成為熱門的登山路線。

民國80年代,聰明的登山客利用農場果四區、果五區的農路,將登山口移昇到農場果菜園的頂端,也就是現在的大水塔位置,節省了一段40~50分鐘的爬坡路程,隨後,雪霸國家公園也在此設置了登山口服務站,派駐專人管制入山流量。

從時間、步程長短與大眾化熱門程度來看,雪東線無疑是攀登雪山主峰最便捷的途徑,登山隊伍只要安排三天兩夜的行程,便可利用此登峰途徑,往返雪山主峰。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宜蘭或埔里→武陵遊憩區→雪山登山口→七卡山莊→雪山東峰→三六九山莊

第二天 三六九山莊→森林→圈谷底部→雪山主峰→原路返回三六九山莊

第三天 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七卡山莊→雪山登山口

對外交通

由西邊進入:

 公車:在宜蘭乘坐國光客運(7:30及12:40共2班次)到武陵農場,再自行至雪山登山口

 自行開車:

北部:台北(國5)→宜蘭(台7甲)→南山(最後加油站)→武陵→雪山登山口

中南部:台中(國6)→埔里(台14甲)→大禹嶺(台8)→梨山(最後加油站,台7甲)→武陵→雪山登山口

聖稜線

路線介紹

這條連結雪山山脈雪山主峰與大霸尖山的稜脈,不僅海拔高度均在3,100公尺以上,從雪山主峰到雪山北峰之間的稜脊,更在3,580公尺上,在這條壯麗 巍峨的巨嶺之上,岩峰嶙峋峭拔,巉巖突兀的高峰縱列,愛山人必須戰戰兢兢地克服險阻,橫越萬難,才能安全地完成縱走聖稜的心願,岳界有句話:走完聖稜, 終於可以結婚了!意思就是說:走過這一條困難重重的路線,年輕人才能有擔當,可以擔起家庭的重任。

聖稜之名,緣於西元1928年(昭和3年),也就是大霸尖山首登(昭和2年)後的一年,當時的台灣山岳會總幹事沼井鐵太郎,在發表關於「關於攀登大霸 尖山之考察與實行」乙文中,描述了這一段稜線:「...為了縱走這條岩稜,需要相當於首登大霸尖山的準備。...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地完成這大霸 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從此之後,這條神聖的稜線即深深地烙印在愛山人的心靈裡。 昭和六年(西元1931 年),聖稜線這條大霸尖山、雪山之間險峻無雙的高連山脈,才真正首次被純粹登山家以繩索隊伍橫斷完成,開啟了聖稜線輝煌的山岳歷史。

這條昔日的探險級縱走路線,隨著時代的推演,縱走的隊伍漸漸地踏出一條明晰的途徑;民國六O年代之後的百岳登峰運動與七O、八O年代的社團雪山 六路會師登山運動,更吸引了眾多的隊伍,在這條神聖的稜線上活動,而傳統的聖稜線行程-大霸尖山到雪山主峰,已無法滿足愛好翻山越嶺的登山癡迷,於是有 人把行程延伸,加入了武陵四秀的行程,成了"聖稜ㄚ型"或是"聖稜O型";"ㄚ"型就是從武陵農場起攀,先縱走桃山、喀拉業山、 池有山與品田山之後,續走塔克金溪經霸南,以輕裝往返大霸群山,再循傳統聖稜路線至雪山主峰;"O"型則是在縱走武陵四秀後,直接從品田山西側垂 降品田斷崖,再於布秀蘭山接上傳統聖稜的路線。多變的組合與選擇,讓聖稜線成為雪山山脈最著名的縱走路線。

建議行程

第一天 竹東→觀霧→馬達拉溪登山口宿營地

第二天 馬達拉溪登山口宿營地→九九山莊→大霸尖山→霸南山屋

第三天 霸南山屋→巴紗拉雲山屋舊址→巴紗拉雲山→布秀蘭山 →素密達山→素密達山屋

第四天 素密達山屋→雪山北峰→雪北山屋→凱蘭特崑山→北稜角→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或翠池山屋

第五天 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七卡山莊→雪山登山口→武陵遊憩區

對外交通

由觀霧進入:

 公車:(無)

 自行開車:新竹竹東(竹122)→清泉→土場檢查哨(大鹿林道)→觀霧→大鹿林道東線登山口

由武陵進入:

 公車:在宜蘭乘坐國光客運(7:30及12:40共2班次)到武陵農場,再自行至雪山登山口

 自行開車:

北部:台北(國5)→宜蘭(台7甲)→南山(最後加油站)→武陵→雪山登山口

中南部:台中(國6)→埔里(台14甲)→大禹嶺(台8)→梨山(最後加油站,台7甲)→武陵→雪山登山口

武陵四秀

路線介紹

武陵四秀指的是橫列在武陵農場北緣的四座百岳,由西至東,依序是品田山(3,524公尺)、池有山(3,303公尺)、桃山(3,325公尺)與喀拉業山(3,133公尺),這一條長約十公里的高聳稜脈,是屬於雪山山脈向東北延伸舖展的主脊稜脈中的一段,之所以冠上武陵,是因為攀登路線均以武陵農場為起迄點,從農場果樹區向北仰望,視野盡頭那座俊秀的桃形山頭,就是桃山,看一眼就會讓你思慕不已。

武陵四秀的連嶺,雖長達10公里,但因起伏不大,途徑也明顯,縱走行程可以算是輕鬆,安排個3~4天的假期,走一趟武陵四秀,將會是您登山人生路上,非常美好的回憶之一。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前一夜宿武陵遊憩區→武陵吊橋→池有山登山口→三叉營地→新達山屋

第二天 新達山屋→輕裝往返品田山→重裝到池有山→登山口輕裝往返池有山→重裝經三叉營地→桃山山屋

第三天 桃山山屋→桃山→喀拉業山→返回桃山山屋→桃山登山口→武陵遊憩區

對外交通

 公車:在宜蘭乘坐國光客運(7:30 12:40共2班次)到武陵農場,再自行至武陵山莊(步行)→桃山或池有山登山口

 自行開車:台中東勢→大雪山林道→大雪山森林遊樂區→230林道入口

北部:台北(國5)→宜蘭(台7甲)→南山(最後加油站)→武陵→武陵山莊(步行)→桃山或池有山登山口

中南部:台中(國6)→埔里(台14甲)→大禹嶺(台8)→梨山(最後加油站,台7甲)→武陵→武陵山莊(步行)→桃山或池有山登山口

大霸線

路線介紹

大霸群峰因得”世紀奇峰”大霸尖山之賜,成為登山彙諸峰中最具名氣也最引人心動的登山路線,從連續假日九九山莊熱鬧的光景,得以 證實大霸尖山的魅力與熱門程度。

大霸群峰位於雪山彙的北部,是雪山山脈主脊從布秀蘭山分岔伸出的大脈,這條峻秀的山脊以大霸尖山為軸點,各向東、北、西三面分出長短不一的四條之稜。東邊是巉巖危崖、五座連峰的東霸尖山稜線;正西是巑屼峭聳、孤峰稱奇的小霸尖山短稜;北邊分出兩稜,綿延北伸的馬洋山支脈,幅園散佈於塔克 金溪與薩克亞金溪之間,成為新竹線尖石鄉的主要山地,孕育著鎮西堡、新光、泰崗…等泰雅原住子民;西北伸出再轉折西延的是伊澤山支脈,也是大霸群 山的主稜脈,擁有迤邐5公里長的三千公尺高嶺,其間名峰計有:加利山(標高3,112公尺) 、耶巴奧山(標高3,192公尺) 、伊澤山(標高3,297公尺)與中霸尖山(標高3,392公尺)等。大霸群峰的登山路徑即連跨諸峰,才能到達大霸奇峰的岩基下,一親聖山芳澤。

大霸尖山自從1927年首次印上岳人足跡以來,一直都是令登山者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神山聖岳,尤其從大鹿林道馬達拉溪登山口起攀的捷徑開闢後,更吸引了絡繹於途、慕名朝聖的隊伍。一般行程安排以四天時間往返,最為恰當。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台北或高雄→竹林交流道→竹東→五峰→觀霧→馬達拉溪登山口宿營地

第二天 馬達拉溪登山口宿營地→九九山莊

第三天 九九山莊→3050高地→伊澤山東鞍叉路→中霸山屋→中霸坪展望點→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原路返回九九山莊

第四天 九九山莊→馬達拉溪登山口→觀霧

對外交通

 公車:(無)

 自行開車:新竹竹東(竹122)→清泉→土場檢查哨(大鹿林道)→觀霧→大鹿林道東線登山口

志佳陽線

路線介紹

日治時代的大正4年(1915年)7月,蕃務本署測量隊財津久平一行,由卑亞南社(今南山莊)越過卑南鞍部(今思源埡口)到達志佳陽社(今環山部落),循志佳陽大山稜線完成雪山主峰的首登與測量,從此這條路線便成為攀登次高山(日治雪山名稱)最便捷的路徑,直到民國59年雪山東線開闢之後,志佳陽線才功成身退。

志佳陽大山,海拔3,345公尺,基點位於東南的3,289公尺峰上,東南草坡凹谷有瓢簞池,擁有山光水色之美,而途徑的司界蘭溪更具雅致的溪谷風光, 環山區域的泰雅原住民部落,也是一個美麗又深具歷史意義的原鄉,安排個3~4天的假期,走一趟歷史高山步道-志佳陽線,應該可以帶給你雋永的回憶。

建議行程

第一天 梨山或宜蘭→環山部落

第二天 環山部落→松柏農場→登山口→賽良久→瓢簞工寮

第三天 瓢簞工寮→志佳陽大山→雪山山莊舊址→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

第四天 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七卡山莊→雪山登山口

對外交通

 公車:

在宜蘭乘坐國光客運(7:30及12:40共2班次)到環山,再自行至志佳陽大山登山口或

從梨山乘坐國光客運(8:30及13:30共2班次)到環山,再自行至志佳陽大山登山口

 自行開車:

北部:台北(國5)→宜蘭(台7甲)→南山(最後加油站)→環山→志佳陽大山登山口

中南部:台中(國6)→埔里(台14甲)→大禹嶺(台8)→梨山(最後加油站,台7甲)→環山→志佳陽大山登山口

雪劍線(大小劍線)

路線介紹

站在梨山中橫公路邊側向西北瞭望,隔著德基水庫所淹沒的溪谷對岸,一條黝黑色的嶺脈,岧嶢鷹暽,著實讓愛山癡迷悸動不已,這條巍峨峻秀的山 稜,就是大劍稜脈。

大劍稜脈從雪山主峰向西分出,到翠池三叉山(3,565公尺)後轉為南向伸展,由北至南依序擁有雪山西南峰(3,471公尺) 、大劍山(3,594公尺) 、劍南尖 山(3,285公尺) 、油婆蘭山(3,308公尺) 、布伕奇寒山(3,295公尺) 、佳陽山(3,314公尺)與小劍山(3,253公尺)等8座三千公尺級名峰。小劍山之後地疊軸線被大甲溪中 游切割截斷,白姑大山遂成了雪山山脈的孤兒,似乎已看不清楚與大劍稜脈連結的關係了。

在雪山山彙的六條稜脈中,大劍稜脈雖然不是最長的一條,但因縱走路程起伏量大,稜線之上沒有山屋,水源也缺,再加上登山口海拔低,光是要爬 上稜脊,連車程就需要兩天的時間,所以,除了會師的考量外,鮮少有隊伍縱行其上。

建議行程

第一天 中橫宜蘭支線中興路口→仁壽橋檢查哨→松茂水文站→樂山橋→登山口

第二天 登山口→推論山→油婆蘭山→油婆蘭營地

第三天 油婆蘭營地→油婆蘭山→布伕奇 寒山→佳陽山→小劍山→原路返回油婆蘭營地

第四天 第四天 油婆蘭營地→大劍山→雪山西南峰→完美谷營地→翠池

第五天 翠池→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七卡山莊→雪山登山口

對外交通

 公車:

在宜蘭乘坐國光客運(7:30及12:40共2班次)到松茂(中興路口)(步行)→仁壽橋→檢查哨→松茂水文站→樂山橋→登山口

或從梨山乘坐國光客運(8:30及13:30共2班次)到松茂(中興路口) (步行)→仁壽橋→檢查哨→松茂水文站→樂山橋→登山口

 自行開車:

北部:台北(國5)→宜蘭(台7甲)→南山(最後加油站)→松茂→仁壽橋→檢查哨→松茂水文站→樂山橋→登山口

中南部:台中(國6)→埔里(台14甲)→大禹嶺(台8)→梨山(最後加油站,台7甲)→松茂→仁壽橋→檢查哨→松茂水文站→樂山橋→登山口

大霸北稜線

路線介紹

大霸北稜步道一般係指由鎮西堡神木群經馬洋山、南馬洋山、馬洋池、中霸坪、大霸尖山的路線,本路線過南馬洋山之後(馬洋池之前),始進入雪霸國家公園園區(生態保護區)範圍內,由大霸北稜線前往大霸尖山的難度,較傳統以大鹿林道東線0.3K為起點經馬達拉溪登山口的路線困難,惟大鹿林道東線經常坍方封閉,雪霸處與登山界及新光、鎮西堡部落討論後,所規劃攀登大霸尖山的另一條路線選擇,除坡度較陡外,部分路段需穿越箭竹林,路徑較不明顯,建議有意挑戰此路線之民眾,可聘用新光及鎮西堡部落當地良好之嚮導,並結伴同行,以提高登山活動之安全性。

建議行程

第一天 台北或高雄→竹東交流道→竹東→尖石→新光/鎮西堡部落

第二天 新光/鎮西堡部落→馬洋山前營地

第三天 馬洋山前營地→馬洋山→南馬洋山→馬洋池營地

第四天 馬洋池營地→中霸坪→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原路返回馬洋池營地

第五天 馬洋池營地→馬洋山前營地(或鎮西堡/新光部落)

第六天 馬洋山前營地(或鎮西堡/新光部落)→搭車賦歸

對外交通

 公車:(無)

 自行開車:國道三號竹林交流道下→竹120縣道→尖石→秀巒(入山管制檢查哨)→新光→鎮西堡→神木群登山口

雪霸步道